2025年4月30日下午,教师教育学院成功举办第三期院长书记见面会。本次会议以聚焦AI赋能课程建设、共谋微专业发展新路径为主题,通过深度研讨人工智能与一流课程融合建设的实施路径,为学院新文科+AI战略布局擘画发展蓝图。潘巧明院长主持会议,张艳超副院长、各系部主任、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代表及智慧树平台技术团队共同参与研讨。
会议聚焦教育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行动及浙江省教育厅2025-2027人工智能+教育专项行动计划,潘巧明院长系统解读了人工智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机遇,强调学院三年前率先布局的先发优势:我院“人工智能+乡村教育振兴”微专业已培养两届毕业生,累计覆盖学生近5万人,形成了可复制的典型案例。当前正处于省级项目申报的战略窗口期,需加速现有38门课程的智能化改造。
针对学科交叉创新路径,张艳超副院长提出三维升级实施方案:一方面对现有课程进行AI元素植入改造,打造理论授课+AI案例实训的混合教学模式;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协同构建跨学科资源库,与智慧树、科大讯飞等头部企业共建AI+教育产教融合基地。目前已规划主专业筑基+微专业赋能的双轨育人体系,重点培育面向师范生核心素养的6个微专业集群,其中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微专业已形成品牌效应,在线学习人数突破4.8万。
会议现场,智慧树技术团队展示了微专业建设的最新进展,参会教师围绕课程改造中的痛难点展开热烈探讨。
潘巧明院长特别强调建设规范:所有新建课程须组建2-5人教学团队,注重长期建设维护,鼓励引入边疆院校及行业企业资源,着力培育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典型案例。
参会教师建议学院联合企业提供AI与课程融合的技术指导、案例库及配套经费政策,降低开发风险;组建跨学科团队共建AI赋能课程与微专业,引入企业真实案例与产品优化实践场景,并依托慕课、智慧树等平台对标标杆课程,推动课程迭代与资源整合。
本次会议明确了学院未来三年1135行动计划:瞄准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申报,建成10个AI+教育应用场景,培育30门省级一流课程,最终形成50个可推广改革案例。通过建立暑期集中攻坚机制,学院将持续推进有组织教学创新,为申报省级教改项目、培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提供系统性支撑。
一 审:孙 超 二 审;褚怡青 三 审:潘巧明
地址:丽水市学院路1号电话:0578-2271037Email:lsxyjyxy37@163.com访问量:1000
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