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响应国家优化乡村小规模学校布局调整政策,7月,我院“破茧之声山区教师访谈团”深入莲都、庆元两地,历时十余天走访多位从撤并学校转至新校的教师。
7月3日,团队率先采访了陈彩娟老师。43岁的她从民办薄弱学校转至公办人民路小学,用20年教龄的经验应对着全新挑战。她的破局之道颇具巧思:让学生轮岗竞选班干部、共同制定班级公约,利用课堂前3分钟进行“每日德育”。陈彩娟认为,低年级教育的核心是“高频提醒+情感联结”,“品格教育比成绩更急”。7月4日采访的朱凯老师,在人民路小学的一年,像经历了一场“教学革命”。此前在三胞树人小学,留守儿童多,家长缺位等问题让后进生性格孤僻,教学只能“抓优生保底线”。转至人民路小学后,他发现“课堂会发光”:“现在不拼‘尖子’,而是一对一辅导后进生,合格率提上来了。”朱凯用一年时间完成了教学重心的彻底翻转。
7月12日,团队成员采访了江滨小学的吴菲艳与吴燕妮老师。吴菲艳来到江滨小学的78人双班。她提到,城市学生虽有家长配合,但20以内加减法仍困难的孩子需要单独辅导,有限的精力成了最大瓶颈。吴燕妮则从乡村学校的“单纯生态”进入城市的“多元场域”。城市与乡村儿童的家庭背景悬殊,有主动反馈的家长,也有“不回消息”的特例。她用“作业积分换奖励”维持秩序,琢磨如何让孩子自主学习。
十余天走访结果显示,教育布局调整使教师在环境变化、认知转变中适应成长。这些实践案例为师范生提供了鲜活参考,提前认知教育变革中的挑战与应对逻辑,有助于未来更从容地面对岗位转换与角色调整。未来,团队将坚守师范教育初心,深耕教学能力提升与育人模式创新,持续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一审:盛夏;二审:何淑娟:三审:雷园园】
地址:丽水市学院路1号电话:0578-2271037Email:lsxyjyxy37@163.com访问量:1000
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