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师范教育领域因人口结构变化、人工智能技术冲击及学科融合趋势带来的多重挑战,传统培养模式与就业市场新需求间出现差距。 为有效应对这一局面,我校积极响应教育部2025年“双千计划”关于建设微专业的号召,依托智慧树平台,立足区域教育实际,建设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微专业课程群。系统构建了以“人工智能+乡村教育振兴”、“人工智能与未来教师”、“人工智能+幼小衔接教育”、“人工智能+社区托育”及“人工智能+心理技术应用”等六大方向为核心的微专业体系。
目前,各微专业已完成课程体系建设并面向校内外开放招生,旨在通过模块化、实战化的培养路径,助力师范生快速掌握前沿教育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为未来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01 人工智能+乡村教育振兴
1.微专业总策划:潘巧明
2.微专业负责人:卓么措
3.总学分:8学分
4.修读方式:在线自主学习
5.微专业介绍:本微专业与青海民族大学合作共建,目前已成功入库教育部首批“双千计划”。微专业充分体现国家要求、地方需要和学校定位,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积极顺应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趋势,探索构建符合时代发展、教育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师教育新生态。旨在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素养与跨学科教学能力、扎实专业知识与深厚乡村教育情怀的复合型未来乡村教师。
6.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
7.微专业网站:
https://www.zhihuishu.com/activitiesh5/pages/MicroSpecialty/page/detail.html?id=24
02 人工智能与未来教师
1.微专业总策划:潘巧明
2.微专业负责人:潘巧明
3.总学分:10学分
4.修读方式:在线自主学习
5.微专业介绍:本微专业以国家战略为指引,以全球视野为支撑,借助国产教育大模型技术赋能,为师范生构建“智能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伦理引领能力”三位一体的能力框架,助力学习者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引领者与实践者。该微专业是培养师范生适应并引领未来教育变革的关键平台,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紧迫性。
6.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
7.微专业网站:
https://www.zhihuishu.com/activitiesh5/pages/MicroSpecialty/page/detail.html?id=82
03 人工智能+幼小衔接教育
1.微专业总策划:潘巧明
2.微专业负责人:赵军海
3.总学分:8学分
4.修读方式:在线自主学习
5.微专业介绍:为响应国家推进幼小科学衔接的号召,破解当前普遍存在的课程断层、家长焦虑及教师跨段教学能力不足等现实困境,本微专业聚焦山区教育实际,致力于培养掌握课程设计、家校社协同及儿童发展支持等核心能力的本土化、实用型衔接教育人才,为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专业支撑。
6.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
7.微专业网站:
https://www.zhihuishu.com/activitiesh5/pages/MicroSpecialty/page/detail.html?id=84
04 人工智能+社区托育
1.微专业总策划:潘巧明
2.微专业负责人:叶好琴
3.总学分:8学分
4.修读方式:在线自主学习
5.微专业介绍:为响应国家普惠托育体系建设需求,破解当前社区托育覆盖率低、专业师资不足等发展瓶颈,人工智能+社区托育微专业应运而生。本微专业与青海民族大学合作共建,融合先进托育理念与智能技术,聚焦婴幼儿营养保健、体智能开发与家庭教育指导,培养具备社区资源整合能力、能运用科技手段优化托育服务的专业人才,助力构建智能化、便利化的社区托育服务体系,推动实现家庭、社区与行业协同发展。
6.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
7.微专业网站:
https://www.zhihuishu.com/activitiesh5/pages/MicroSpecialty/page/detail.html?id=85
05 人工智能+心理技术应用
1.微专业总策划:潘巧明
2.微专业负责人:蒋柯
3.总学分:8学分
4.修读方式:在线自主学习
5.微专业介绍:为响应人工智能时代心理健康服务的创新需求,本专业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心理学理论,聚焦智能心理评估、数据化分析和个性化干预策略等核心领域,培养具备跨学科视野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系统学习,学生将掌握运用AI技术提升心理健康服务的精准性与效率,推动心理健康服务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为构建现代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供专业支撑。
6.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
7.微专业网站:
https://www.zhihuishu.com/activitiesh5/pages/MicroSpecialty/page/detail.html?id=87
06 人工智能+养生体育
1.微专业总策划:潘巧明
2.微专业负责人:董永利
3.总学分:10学分
4.修读方式:在线自主学习
5.微专业介绍:本微专业面向健康中国战略需求,培养掌握人工智能运动监测技术与传统养生体育方法的复合型健康促进人才。通过“智能设备+传统功法”的交叉训练,使学生具备为不同人群设计科学化、个性化养生运动方案的能力。
6.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
地址:丽水市学院路1号电话:0578-2271037Email:lsxyjyxy37@163.com访问量:1000
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