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张正民 | 部门 | 教师教育学院 | |
职称 | 教授 | 职务 | 体育学科负责人 | |
学历 | 研究生 | 学术职务 | 世界华人体育管理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民族学学会民族体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 |
办公电话 | zzm369999@163.com | |||
研究方向 | 学校体育、教育管理、体育管理、 民族传统体育、教材教法,课程开发、 | |||
(一)学术兼职 世界华人体育管理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民族学学会民族体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博士硕士学位论文通讯评审专家 《丽水学院学报》审稿专家 (二)近年主持科研项目 1.山区乡村教师特质研究 浙江省师范生创新教改课题: 2. 师范生传统体育文化认知研究 浙江省师范生创新教改课题: 3. 学校体育内卷化的现实表征与突破路径 乡村教育研究课题: 4. “双减”政策执行的实时监督机制与实效性评价体系研究 丽水市社科联课题 5. 浙西南健康乡村综合体建设与乡村 浙江省陶行知研究会 6. 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融合机制研究 校1355培育项目 (三)主要论文和著作 [1] “一体两翼五化协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J]. 武术研究, 2024, 9 (06) [2]体医融合视域下校园智慧健康管理平台开发与实现[J]. 新体育, 2022, (16) [3]丽水市“山区+”体育专业特色课程群的构建研究[J]. 武术研究, 2020, 5 (01). [4]SPOC混合教学模式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武术研究, 2019, 4 (12). [5] “山区+”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研究[J]. 丽水学院学报, 2019, 41 (05): [6]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诉求与理论导向[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 38 (12). [7]论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方式转变[D]. 北京体育大学, 2015. [8]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瓶颈的形成与破解[J]. 青少年体育, 2015, (05). [9]学校体育资源与群众体育资源共享研究[A] 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2014: 2. [10]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青少年性教育模式研究[J]. 中国性科学, 2013, 22 (02). [11]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证研究[J]. 体育科技, 2011, 32 (01):. [12]阳光体育运动实时监控与实效性评价研究[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0, 26 (06). [13]体育情境中的符号互动与角色认同研究——以武术教学为例[J]. 武术科学, 2009, 6(09). [14]体育在青少年健康性心理形成中的应用研究[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3 (03) [15] 影响体育课中人际网络运行因素的研究[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16]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反思[J]. 博击(武术科学), 2006, (03) [17]音乐——提高武术教学效果的关键[J]. 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 2005, (06). [18]探析体育运动中的人际关系和交往[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04): 461-462+468. [19]张正民. 体育运动中的人际网络分析[D]. 四川大学, 2004. [20]“攻防意识”在武术运动中的作用[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04). [21]“两山”战略下乡村体育教师培养体系创新研究 [M].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9年12月. [22]体育社会网络与符号互动理论应用研究[M]. 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 [23]处州武术[M].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24-1 (四)教学与科研获奖 1.“厚基础、宽口径、重情怀”的体育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 一核两翼·三方协同·四化耦合·五育并举:民族传统体育实践育人的20年校本探索 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3.专著《体育社会网络与符号互动理论应用研究》获四川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优秀奖。 二、指导研究生简况 自2008年担任硕士导师以来,指导学术型研究生15名,专硕研究生22名。均已毕业获得学位,参加工作。现在指导在读研究生1名。 三、研究领域 体育人文社会学、教育管理、学校体育、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体育管理、 民族传统体育 教材教法、课程开发、教学评价,教育环境 |
地址:丽水市学院路1号电话:0578-2271037Email:lsxyjyxy37@163.com访问量:1000
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