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生教育  年度报告
丽水学院 2022年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3-03-01 查看 13



学院(公章)

名称:教师教育学院

院长(签字):


学位授权点

名称:教育硕士

代码:0451


授权级别

博士

硕士√











20221230










一、学位授权点简介

2022年,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学校“1355科研培育计划行动方案”和“一流教师教育学院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推进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高质量建设。学位点立足丽水地区教育实际,聚焦服务基础教育、教师专业成长和山区教育振兴的核心使命,在制度建设、课程体系优化、导师队伍建设、科研支撑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

学位点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教育理想、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教师与教育管理者。学位标准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师德师风与教育科研、教育实践能力的融合,突出了教育硕士“实践性、专业性、创新性”的培养特征,初步形成了符合地方教育发展需求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二、学科方向与特色

() 学科方向

教育硕士学位点目前涵盖小学教育、教育管理个方向。小学教育方向聚焦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创新,提升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与课堂实践能力;教育管理方向面向学校治理现代化与教育领导力提升,致力于培养具备系统决策与组织协调能力的教育管理人才。

() 学科特色

学位点始终坚持“服务山区教育振兴、立足教师教育本位”的发展定位,探索形成了“科研引领—课程建设—实践支撑—社会服务”协同推进的建设路径。通过建设“乡村教育研究”“人工智能与乡村教育振兴”“民族传统体育与健康促进”等特色科研团队,构建了以教师教育创新为核心的学科研究方向。学院积极推动“政、校、研”协同育人机制,建立了“丽水学院—地方教育局—附属学校—研究生实践基地”四级联动平台,为教育硕士学位点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培养环境与条件

(一)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

2022年,学位点系统修订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与质量监测机制。全年两次召开专家论证会,邀请西南大学、宁波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等高校专家指导审议,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与培养目标的匹配性。

(二)导师队伍建设

学位点严格落实导师准入与考核制度,全年共遴选校内导师五十人、校外实践导师十三人,并制定《教师教育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导师管理暂行办法》。同时组织导师参加教育硕士领域专题培训与学术讲座,邀请张斌贤教授、赵东元院士等知名专家作系列报告,强化导师在科研指导与专业引领方面的综合能力。

(三)招生与培养管理

学位点完善招生组织体系,成立招生工作与命题评卷小组,建立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参考书目与试题库,规范命题与评审流程。同步优化招生宣传与信息发布渠道,确保考生及时获取权威信息。

(四)实践基地与教学平台建设

学位点积极拓展高质量实践基地,申报浙江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目前已挂牌研究生实践基地9个,并储备本科实践基地33个。与丽水市、莲都区、龙泉市、松阳县等地教育局共建附属实验学校,在课程改革、师资培养和科研协作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形成了“实践—研究—反思—改进”的培养闭环。

(五)学术活动与科研支撑

学位点持续建设“乡村教育研究·行知讲坛”等学术品牌平台,全年举办学术讲座33场,其中校外专家21场、校内教师12场。通过出台《教师教育学院教科研业绩考核管理办法》,完善科研激励机制,推动科研成果质量稳步提升。本年度共发表论文39篇(其中核心与C11篇),出版专著7部,授权发明专利8项,获科研奖励6项,政策采纳1项。

(六)学生培养与学风建设

学位点严格落实导师指导责任制,强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建立奖助体系与学业帮扶机制,完善学习与生活服务体系,持续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与育人环境,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社会服务与社会影响力

(一)附属学校共建与教育硕士实践融合

2022年,教育硕士学位点以强化实践育人为导向,积极拓展校地合作,与龙泉市、莲都区、松阳县等地教育局签订附属学校共建协议,推动研究生教育实践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丽水学院附属碧湖实验中学、附属城北小学正式挂牌运行,人民路小学、松阳水南小学、文教实验幼儿园等项目进入筹建阶段。教育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定期赴附属学校开展课堂观察、教学设计、课程开发与教育调研等活动,参与学校教学改革与教师培训工作,促进研究生成长为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育人才。

(二)教育服务与研究生社会实践并进

学位点充分发挥教育硕士的专业辐射功能,积极组织研究生参与区域教育研究与社会服务项目,形成“研究—实践—服务”一体化机制。研究生团队多次参与“山区26县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百名博士助百企”等省市级项目,在教育政策研究、教学质量分析与课程改革指导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通过“丽水市教育局—丽水学院”共建框架,研究生参与教师培训方案设计与实施,部分成果在中小学推广应用,进一步体现了教育硕士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与促进区域教育创新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其他

学位点始终把师德师风和学术规范建设放在首位,组织导师学习教育硕士指导委员会下发的政策文件与研修材料,强化科研诚信意识和职业责任感。全年共引进人才4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1人),柔性引进校外专家2人,优化了学科梯队结构。学位点进一步完善教育学一流学科(B类)申报书,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进行指导论证,推进学科高质量发展。

在科研与学术交流方面,学位点新建基础教育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民族体育研究所和人工智能与乡村教育振兴科研团队等多个平台,卓么措团队获“1355科研培育团队”立项。全年组织学术交流活动10余次,邀请郝志军、罗江华、王永安等专家作报告,教师积极参加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和浙江省心理学年会,学科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总体来看,2022年教育硕士学位点建设进展良好,但仍存在若干制约因素。主要问题包括:高水平科研成果数量不足,国家级与省部级项目立项率有待提高;导师科研结构不均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需进一步提升;部分附属学校项目推进速度受地方财政与流程影响较慢;学位点数据支撑与评估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针对上述问题,学位点将从五个方面改进:一是制定《教育硕士学位点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明确阶段目标与建设任务;二是加大高层次科研项目培育力度,形成纵向项目梯队;三是完善导师考核激励机制,强化青年导师科研帮扶;四是推进研究生实践基地与附属学校深度合作,完善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机制;五是建立基于数据的质量监测与反馈体系,确保学位点建设的系统性、持续性与高质量发展。

附件:丽水学院学位授予点建设年度报告(教育硕士2022年).docx


地址:丽水市学院路1号电话:0578-2271037Email:lsxyjyxy37@163.com访问量:1000

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版权所有